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
探究与分享 第82页

西方有人认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之间的交往利益至上。

“协和万邦”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价值追求。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墨子提出“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孟子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对发展中国家的境遇感同身受,并且一直将自身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无私援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逐渐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习近平指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1)结合材料,分析在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中如何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2)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的事例,谈谈坚持正确义利观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
24-25高二上·全国·课堂例题
知识点: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综合探究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完善全球治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