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增速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传统加工贸易规模和占比有所下降,占外贸比重由最高时的53.4%降至20%左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的作用减小,其仍是拉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稳外贸稳外资、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重要贸易方式。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应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为加工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推动加工贸易对外开放的同时仍旧要营造良好国内环境的动因。
2024·河南郑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经济在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了正增长,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上半年,专项债加快发行,带动有效投资增加,接下来将会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此外,投向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正在加快落地。可以预期,稳投资效果将更为明显。无论是发行专项债,还是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目的都是引导社会投资。而货币政策更要主动协同配合,着力避免融资成本上升。这使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另外,2022年上半年净出口拉动作用有所提升。随着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加快落实,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修复,外贸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贸促会近期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坚定了外商扩大在华投资的决心。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外贸数据,今年1—7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2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由11%上升到15%。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如何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对外经济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从发展规模看,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15.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牢牢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机遇,推动新技术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物流仓储、支付营销等领域持续深入应用,助力跨境电商行业扬帆出海;我国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高地,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提升外贸运行效率,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推进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各地也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自身实际出台相关规定等,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并促进达成相关国际贸易协定,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推动形成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国际环境。

在看到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亮点、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的同时,也要看到跨境电商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各国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跨境电商发展的国别政策环境存在差异,新技术发展对市场监管、消费者保护等提出新要求,等等。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原因,并为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