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聚首,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覆盖十四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有机联结,密切协作,共同筑起了中国人的航天梦。30多年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航天科技面向多领域破局跨界,涉及互联网、快时尚渠道、电子产品、日用品、运动服饰等品类,打造出很多有影响力的品牌。“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作为“太空教师”,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师生实时互动交流,传播航天知识。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入驻空间站又一次开启探索太空新的征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向着航天强国的目标、向着更加辽阔深邃的宇宙迈进。

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概括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表现。(选择任意3项作答,若超过3项,只对前3项评分。)
思维方法具体表现
把握质量互变                                            
把握辩证分合                                            
联想思维                                            
逆向思维                                            
超前思维                                            
2024·河南·一模
知识点: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载人航天走过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等多个跨越。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开展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通过神舟十三号任务,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材料二   2021年,中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祝融号火星车完成火星巡视探测、航天发射次数创世界之最,回顾过去,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几乎"一无所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梦想,自力更生、持续创新,在飞向太空的一次次实践中,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面对无比浩瀚的星空,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的脚步永无止境。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从“一无所有”到举世瞩目的发展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历经183天太空“旅行”后成功返回地球,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开展载人航天研究。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20多年过去,共有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被送入太空,有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飞出地球,留下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身影。半年“出差”,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创造了多项“首次”。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等。神舟十三号进行多项科学技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式生命保障、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大、更远。

材料二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找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两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20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小题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奔赴“天宫”。从神五到神十八,从首次太空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20年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全国多个部门、单位的通力协作,也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部多家单位的通力协作。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       )
A.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有效发挥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D.有了密切的团队协作载人航天任务就能圆满完成
【小题2】从“圆梦乘组”出舱、返回,到“博士乘组”亮相、进驻;从第二届“天宫画展”除夕上新,到一系列在轨科学实验和试验顺利进行……其中,空间站电推气瓶出舱安装是在天地协同配合下,首次采用“换气”而非“补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剂补加的一项任务,对空间站长期轨道维持和安全平稳飞行起着重要作用。这表明(       )
A.科学实验是基本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具有直接现实性
B.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新的社会结构
C.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生活社会的经济领域
D.实践一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性活动
【小题3】“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1)(多选)中国第一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在被问及巡游太空的突出感受时答道:“这次飞行任务让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而且是在天地间上的课,愿全国青少年朋友们都有美好的人生梦想,有梦想就能成功。”“愿全国青少年朋友们都有美好的人生梦想”揭示了(      )
A.人类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要在追求崇高理想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D.是否有梦想决定人生成功与否
(2)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上,“太空教师”们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结合材料,综合所学谈谈我国推出“天宫课堂”对青少年学生成长产生的两方面积极影响____
【小题4】(多选)2024年4月25日,最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________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A.叶光富B.李聪C.景海鹏D.李广苏
【小题5】(多选)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是(       )
A.特别能吃苦B.特别能战斗C.特别能攻关D.特别能奉献
【小题6】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中国空间站“天宫”钥匙的交接。天和、天舟、问天、梦天……中国空间站,每个名字都是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现代科技与神话传说遥相辉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根据提示语提炼观点,补全表述.
1)天和、天舟、问天、梦天……中国空间站,每个名字都是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彰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科技与神话传说遥相辉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彰显了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