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社会生活中功利主义以及一些不良娱乐内容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考虑当前社会的特点和形势,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协同推进。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职责,严格规范工作、实现文明执法,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爱国主义教育监管常态化;人民法院应当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司法之力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


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说明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应如何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
23-24高二上·浙江绍兴·期末
知识点:爱国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科学立法的内涵严格执法的内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随着社会利益分化、观念多元多变,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如何更好更有效开展的现实问题。之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分散于近200部法律法规和近40部党内法规中。在大量立法实践之上,以一部总则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将爱国教育纳入法治轨道,发挥法治科学、长效、规范的优势,对提升爱国教育实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法明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国家机关、群团组织、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部门协同推进。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制定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
(2)学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请你为学校如何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两条建议。要求:①切合主题;②每条建议运用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良法善治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2019年11月,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022年7月,依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特别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一次立良善之法的生动写照。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进程的。

材料二   在法治沃土上绽放爱国主义教育之花

面对世界之变、历史之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确立、强调、规范、引导,体现了我们党对爱国主义精神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以良法促善治的思路和理念不断创新;对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作用的意识不断增强。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蕴含的哲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