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弘扬英雄精神,倡导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殷切寄语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

◆忠诚决定方向,信念坚定方铸英雄之魂

当兵就要当最好的兵,“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导弹兵王”的含义。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就笃定一个信念: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任何时候都要走在前列。为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他翻烂了《电子线路》等初级教材;为啃下电路图这块“硬骨头”,他把十几米长的图纸化整为零,反复默画背记;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他每次训练都一丝不苟,仅一个电缆插拔动作就练习上千次。经过艰辛付出,他成长为旅里有名的“活电路”“排障王”。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着他的价值:扎根一个连队29年;熟练操作3种型号导弹武器,精通测控专业全部19个号位;培养和帮带出200多名技术骨干……

◆执着成就事业,拼搏奋斗方建英雄之功

一心只为飞天,“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始终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他1998年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刻苦训练,圆满完成基础理论、专业技术、任务模拟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各项考核。2021年6月,57岁的他再上太空,圆满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在轨驻留3个月,精心组织空间站两次出舱活动,实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两位“八一勋章”获得者是如何在各自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人生华章的。
24-25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这背后是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近几十年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震得杨利伟的五脏六腑都要碎了,在痛苦的极点,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杨利伟安全返回后,工作人员分析这种情况,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通过改进技术工艺,最终解决了问题。2005年,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中国航天人不断解决问题、完善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1年,聂海胜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在火箭和飞船发射升空后,他在返回舱中情不自禁地说:“感觉真好!”目前三名航天员已按计划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工作,并于9月17日顺利返航。

材料二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29名勋章获得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线上,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当中有出生入死的百岁老人,有继承遗志的英烈后代,有摆脱贫困的乡村带头人,有琐事难事件件都操心的社区工作者,有放牧守边的时代楷模,有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要大力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论述召开“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的文化意义。
(3)班级举办“学习航天精神,筑梦航天强国”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十五任务是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六次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神十五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从神十五航天员这一次太空驻留开始,完成基本构型建造的空间站将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作为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大的一个乘组,神十五航天员飞出了自己的圆梦之旅。费俊龙在完成神六任务的17年后再度飞天,张陆是等待12年后首次出征太空,而对我国首批航天员邓清明来说,更是“振翅”20多年,与任务一次次擦肩而过,此次终于如愿进入太空。神十五“圆梦”乘组的飞天轨迹,勾勒的是为梦想而坚持的奋斗足迹。邓清明坚守飞天初心,把永不停歇训练当作常态,对他来说,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费俊龙豪迈自信,他说,虽然年龄最大,但我们的飞行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说明神十五“圆梦”乘组的飞天轨迹对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神十五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的理解。
(3)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在艰苦环境下开展的,航天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就新时代青年学子如何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提两条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次神舟十三号将有3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出差之旅”。目前,神舟十四号已经同步进行总装测试,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执行应急救援太空任务。神舟十四号可以在明年送第三批航天员去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

材料二   自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天空开始,国人为了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而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再度升空,中国航天人再次用实力彰显了“航天精神”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强调:“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全面阐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的航天精神,是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1)有人说:“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促成质变的过程”。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的航天精神。
(3)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请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分析,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航天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