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制造业是一座城市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23年7月,佛山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着力推进制造业当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再造一个新佛山”愿景。要求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季华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让“科技之花”多鲒“产业硕果”;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突破1万家;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努力在工业机器人、信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人才新政落地见效,升级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引进和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人才队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材料二   H市某护理公司主要提供产后母婴护理月子会所服务,在宣传商品介绍中标有“原价:880元,商城价格:338元”“已售16件”等内容。经有关部门调查证实,“原价”是当事人自行在“商城价格”基础上提升一定金额后自行确定对外标示,目的是显示“商城价格”优惠;已销售商品数量是当事人在后台手动填写虚构数据,目的是让顾客误以为有成功的消费案例。2023年1月,H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警告以及罚款合计25万元的行政处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佛山是如何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指出H市某护理公司受到处罚的原因,并简述本案例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2024·广东佛山·二模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2021年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

地区生产

总值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

高新技术

企业

制造业

增加值

民生支出

城镇新增

就业

2012年

8619.6亿元

54211元

851家

2611亿元

648.1亿元

21.9万人

2021年

19917亿万

94622元

7821家

4842.4亿万

1501.6亿元

26.4万人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阐明了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202211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会议强调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具体要求包括:

◆强创新——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创新质效,加快高端制造演进,强化智能制造赋能;

◆强主体——打造法治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搭平台、聚资源、降成本,财政税收多措并举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市场拓展力;

◆强人才——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机制、政企联动引才育才机制、人才服务机制,打造一支数量充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强产业——引优育强促进产业夯基固本,加快优势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集群,进一步稳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要求对推动成都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12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厦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厦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厦门科学城,加大自创区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建设高端制造示范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厦门企业备案成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支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探索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争创厦门国家东南海洋科学城,推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等内容。到2025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支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航运金融贸易、文化旅游会展等三个万亿产业集群,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

材料二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由厦门自贸委牵头,联合厦门海关、厦门海事局、厦门边检总站、市口岸办等单位,主动对标世界先进港口,着眼于优化供给,出台系列工作方案和政策:税务局税费业务事项由922项整合减至469项,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至6项,形成“政府主动降费,市场阳光收费,行业协同规范,智慧服务提效,监管创新便利,信用红利护航”的口岸营商环境,有效提升厦门港口的竞争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支持厦门市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系列举措将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厦门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材料一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多年来,浙江依托“八八战略”,挖掘自身优势壮大浙江经济,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浙江样本:浙江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培育打造科技小巨人企业;注重提供全谱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规范,全链条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不断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2024年3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两份决议:第一项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决议促请国际社会通过包容性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确保加强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信任,以此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及人权的一项价值观。第二份决议,宣布每年的11月15日为预防和打击一切形式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日,以提高对一切形式跨国的有组织犯罪所构成威胁的认识,并加强相关方面的国际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总结浙江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联合国大会通过上述决议的正当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