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的世界,多重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维护和平稳定成为全球当务之急。中国继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于2023年2月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核心理念原则,明确倡议重点合作方向,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建议设想。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坚定的践行者。

过去一年中,中国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发声,为实现共同安全而努力。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2023年4月,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已中断7年之久的外交关系。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重大利好。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破解国际安全困境的。
23-24高三上·河南·期末
知识点:当代世界和平形势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以谋求全人类的解放、建立全世界“真正的共同体”为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求大同。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前途,站在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的高度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推动各国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年来,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叙两国提供震后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到沙特、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理念,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的力量。这与某些大国为一己私利,搞零和博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煽风点火”加剧地区冲突,增加世界不稳定不确定性的作为大相径庭。

从“我”到“我们”,10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已陆续被写了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深远影响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深远影响世界的原因。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当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脱钩断链冲击全球治理秩序,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023年,中国持续开展特色大国外交,用笃行与担当继续守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继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时间中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守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成效
2023年2月24日公开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探索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这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2023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俄,就乌克兰危机问题阐释中方立场: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 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俄方重中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
2023年4月5日欧盟主席冯德菜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期访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欧方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中国提出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八点建议”。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指明方向。
假如你将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会议,请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