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3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民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各级民政部门要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通过多种方式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开展跨部门信息比对,实时监测发现低收入人口的困难风险,分类处置预警信息”。目前,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经归集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

江西省峡江县巴邱镇一名受到救助的二级肢体残疾人,夫妻双方每月退休金加零工收入约6000元,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生活原本其乐融融。但由于这名残疾人被确诊为帕金森并脓毒血症,一家人本来美好的生活就此打破。有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救助帮扶机制,这家人得到的救助不局限于纳入低保和得到临时救助金,县民政局将其信息推送至医保、残联、教育等部门,协调实施医疗救助金,并落实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困难学生学费减免政策。

在江西省,类似这样被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明江西省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的治理经验。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内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说,五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00多万农村学生。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4.3亿人次受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持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低保、优抚等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建立困难和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惠及2100多万人。
结合材料和有关国家性质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