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苏浙皖三省和上海市。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请简要说明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单纯的市场调节又有什么危害?

材料二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5年来,长三角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为方向,在百舸争流中激荡起协同发展的澎湃浪潮。

科创先行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串起产业链、创新链,携手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36家硬科技企业,占全国比重47.1%
产业活力圈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和产业链供需对接,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绿色生态圈跨省打造“水乡客厅”、联合开展长江“十年禁流”、清洁电力制氢、新能源汽车、光伏技术、人工智能等绿色低碳产业不断集聚。
民生幸福圈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一网通办”“一卡通行”等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2)分析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探寻长三角一体化是怎样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

材料三   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立于2021年的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再落一子”,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已吸纳40余家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及学术单位,涵盖芯片算力、核心算法、智能场景、产业生态等人工智能核心领域,联盟围绕产业赋能、培育生态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示范创新应用;开放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平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链。

(3)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3-24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知识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先进制造业集群,指在先进技术、工艺和制造业领域,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科研与服务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形态,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材料一


图1   2017-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情况               图2   2017-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3   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布领域

材料二   2022年,工信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产值超20万亿元,建设了18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强调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材料四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具备良好条件。

北京拥有众多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经济体量比较大。

北京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两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天津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较快;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头产业不断壮大。

三地协同能力不断提升,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1个事项线上通办。5G网络共建共享不断深化,建成5G基站20.5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均已有5G网络覆盖。“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三地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三地技术、资金流动、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3)结合材料四,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利用上述良好条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集群,指在先进技术、工艺和制造业领域,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科研与服务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形态,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材料一

材料二   2022年,工信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产值超20万亿元,建设了18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强调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材料四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具备良好条件。

北京拥有众多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经济体量比较大。

北京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两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天津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较快;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头产业不断壮大。

三地协同能力不断提升,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1个事项线上通办。5G网络共建共享不断深化,建成5G基站20.5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均已有5G网络覆盖。“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三地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三地技术、资金流动.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3)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利用上述良好条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以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化长三角区域科技党建平台建设,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发展优势。

以硬核驱动力赋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大胆探索长三角区域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创新要素的有序高效流动,提升产学研跨区域协同效率。全面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充分依托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片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治水管水“一盘棋”。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民营经济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三年前,长三角民营企业家打破了区域、行业的局限,成立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决心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开路先锋”,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也应运而生。如今,长三角已组建了人工智能、数字健康、超导等14个关键产业领域的产业链联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上海市是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