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2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80公斤,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标准线为人均400公斤。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

在种业发达国家,企业自主研发和产学研联合创新紧密结合,这种企业化主导的商业育种体系日渐成熟。我国是种业大国,但不是种业强国,生物育种的原创基础研究、前沿育种技术、重大新品种创制能力仍然存在短板。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指导文件,部署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最高人民法院连续三年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3年6月,央行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持续支持种业振兴。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实现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需要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3-24高一上·河南新乡·期末
知识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党的二十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四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百年变局和疫情冲击、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因素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截止到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吨以上;这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然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际种业巨头控制我国种业市场来势凶猛,全球种业前十强在内的70多家国际业进入中国,一大批洋种子渗透到中国的田间地头。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须突破种源“卡脖子”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实处。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的翻身仗,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1)有人认为,端牢中国饭碗需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奥秘”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端牢“中国饭碗”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