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6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创作于1943年夏天,首演于晋察冀边区的西柏坡,正处于抗日敌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的时刻,根据地生活异常艰苦。歌曲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写出来的,音乐有进行曲节奏的铿锵有力,又充分运用了五声音阶的素材,使其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不靠救世主、团结就是力量的呼喊,描绘抗战大团结、迎接新中国的动人前景,首演即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赢得巨大共鸣,迅速传播开来。


80年来,这首歌伴随着时代的脉动传唱不衰,在特大洪灾的抗灾现场、在建党百年的纪念大会,都响起过“团结就是力量”的有力旋律,歌曲在时光中沉淀为红色经典。


(1)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讲团结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大家对许多问题看法未必完全一样。面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众声喧哗,观点不一,越是诉求不同、看法不同,凝聚共识就越是重要。“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寻找共同的立场、朝向一致的方向,这样才能让14亿多中国人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大目标而奋斗。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在今天的中国形成“共识”的必要性。
(3)运用所学,就中国共产党“寻求党内外、国内外不同层面的最大公约数”中的具体政策或做法列举一例。
23-24高二上·北京西城·期末
知识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1)从我国政党制度的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2)学校组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演讲比赛。请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列出你的演讲提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