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我国全方位铺开数字中国建设。《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多地政府也在加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产业和新业态,筹划并落地了一批引领性和带动性较强的重大项目,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2023年1至8月份,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式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材料二   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我国积极拓展和深化“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日前已与29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与18个国家签署数字经济投资合作备忘录,我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当前不稳定的国际形势下,“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深入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亚欧非国家与地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彰显了中国担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我国为什么要开展“丝路电商”国际合作。   
23-24高三上·广东东莞·期末
知识点: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世界互联网大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造福了中国人民和沿线各国人民。“一带一路”正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材料一   阿拉伯国家是历史上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截至2022年末,中国已同21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近年来,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中国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总体来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在不断加强,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据中方统计,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同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中国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商签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推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等全方位的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将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为何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走深走实。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月,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希望各方携手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促进全球数字贸易交流。来自68个国家1018家企业线下参展,367家企业通过数贸会云平台线上参展。我国已批准建设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高水平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培育数字贸易新机遇新动能。自动巡检的机器人仿生假肢、多模态AI卫星等100项创新类新技术新产品亮相本次展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中国企业携带新技术方案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材料二   2024年1月5日,“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年度媒体发布”活动发布《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愈发紧密。在区域发展上,我国东部数字经济竞争力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中西部地区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下,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城市高于乡村,东部高于中西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受到机制、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数字贸易成为发展的新机遇新引擎新动能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明我国怎样实现数字经济的新质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2023年10月,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

材料二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国有企业要善于“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双碳”目标下,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年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带来旺盛的充电需求,同时对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近期,中石油宣布投入约5亿元招标充电桩设备,较2022年中石油大幅增加在充换电场站上的投入和布局。2023年9月7日,中国石油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收购普天新能源公司100%股权。此次收购有利于加油站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网络、打造“充电+”产业生态,助力销售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

中国石油表示,未来3年,公司将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完成充电桩业务在全国的战略性布局,力争进入充换电头部企业行列,完善加油站“人·车·生活”生态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我国国有企业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