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小题1】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发展对先进社会意识起推动作用
D.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小题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
②习近平经济思想
③习近平外交思想
④习近平文化思想
A.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3】(多选)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市举行。喜欢旅游的小李由此提出一个三段论推理:杭州是滨海城市,杭州也是美丽城市,所以滨海城市都是美丽城市。小李的推理(     
A.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B.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C.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符合逻辑规则
D.若不符合逻辑规则,其结论就难以正确
【小题4】2023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西门子”仿冒混淆纠纷案入选其中。核准注册在洗衣机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西门子”由西门子股份公司及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享有专用权。宁波奇帅电器有限公司在其生产销售的洗衣机产品、产品外包装及相关宣传活动中使用了“上海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标识:昆山新维创电器有限公司销售了该侵权产品。西门子公司以奇帅公司、新维创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经济损失1亿元及合理开支163000元。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先后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分析说明法院作出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的理由。
【小题5】(多选)2021年3月24日,博主许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在微博发表侮辱董存瑞的言论,诋毁、贬损英烈形象,公然伤害民族情感,被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最终判处被告人许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同时责令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023年7月28日,该案例入选最高检察院依法惩治危害国防利益、侵犯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犯罪典型案例。本案启示我们(     
A.法律禁止对英烈的形象和荣誉进行评论
B.民事主体不得违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C.英烈作为民族的脊梁,人格权不容亵渎
D.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小题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时间习近平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016年7月创造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
2018年8月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3年6月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
2023年10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
23-24高三上·江苏徐州·期末
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尊重知识产权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学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高度,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性、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课题,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

【小题1】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全国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D.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小题2】(多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等,对其特点的概括全面是(  )
A.明体达用
B.体用贯通
C.与时俱进
D.注重实践
【小题3】(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所体现的哲学方法有(       
A.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重视经济基础决定作用
D.重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小题4】(多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某班级对此展开综合探究搜集相关案例,下列合适的是(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C.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
D.心外无物的思想观念
【小题5】回顾中国近代史,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那么,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小题6】(多选)纵观世界文明史,只有中华文明能实现古今相通而未绝,并且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吸纳着新质并进行着重塑,从而焕发着新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具有(       
A.连续性B.创新性C.包容性D.和平性
【小题7】(多选)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成就非凡,从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到《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可见,我国正致力(       
A.发展文化产业,优化产业布局
B.组织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
C.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明
【小题8】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综合所学内容,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加以说明。
(3)班级将举办“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活动,请你提两条活动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与时代结合才能发展,文化与时代结合才会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一   【文化继承创新,展现强大的思想伟力】

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理论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材料二   【政治战略定位,助推辽宁发展新定位】

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

辽宁,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经年岁月,炼生成红色“六地”了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红色标识。

新时代“六地”;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

打造新时代“六地”既是落实中央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是辽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融入和推动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辽宁省委要求,用辽宁红色“六地”文化助推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进一步开发辽宁“六地”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成为辽宁文化建设与宣传重点。辽宁“六地”是辽宁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集中凝练,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辽宁“六地”资源,能进一步提升“六地”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辽宁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激励更多人投身辽宁新时代“六地”的建设中去。

材料三   【经济文旅发力,展示辽宁经济新魅力】

2024年“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2584.7万人次,同比增长61.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0.3亿元。其中,外省来辽游客780.6万人次。省内7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52万人次。全省备案博物馆5天假期共接待观众超169万人次。

这次辽宁旅游火起来,是多种因素的叠加。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党和政府的关注,省文化和旅游厅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文体旅融合,推动文旅消费提速扩容。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一”假日文旅市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和服务供给;整顿交通客运、停车和“宰客”等破坏旅游市场的行为,积极热情为游客全方位热情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克服人们对东北的错误认知。积极推出旅游形式,推动“跟着赛事游辽宁”“跟着演唱会游辽宁”“跟着美味游辽宁”“跟着红色游辽宁”。借着东北旅游东风,辽宁的旅游乘势而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和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知识,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历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结合新时代“六地”内容,分析新时代“六地”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辽宁文旅”火出圈的可复制密码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深耕红色“六地”,弘扬红色文化,助力新时代“六地”建设为主题,写一篇时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准确使用学科术语,2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