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4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为有效应对全球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态势,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立足本国国情,从立法和执法两个维度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打造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公安执法一线、银行网点以及电信、互联网企业,在对大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两次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总结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规律,使法律内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我国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


(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确性。
(2)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的过程。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反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4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启动。为了让立法能“治住”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在立法过程中,法工委深入企业、地方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金融、互联网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意见建议。通过公示方式,就相关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先后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强调“综合治理”,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教育,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制度,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群防群治体系。强化政府和部门反诈职责,规定各部门、各地之间协同配合、快速联动。规定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的过程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的。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活动。
(3)请你为切实加强“全民反诈”宣传提出两条对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