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41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税收支持,同时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离不开14亿多中国人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力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很多地方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由灌输、自发转为自信、自觉。

◆生态之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税收支持,同时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生态之治彰显中国之智

材料二   “生态之治”的根本在于“中国之制”,“生态之治”彰显“中国之智”。“生态之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生态之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组合拳”,共建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生态之治”中彰显的“中国之智”。
(3)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一条发展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材料二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让长江永葆生机活力,2021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九三学社中央坚持深入调研,尤其关注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努力提出高质量建言;民革中央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监测和决策体系建设;农工党中央成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专家组,发挥农工党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界别优势。在有关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协助对口省市更好加强和改进工作,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民主党派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是如何作为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