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5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我们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认清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某校学习小组同学搜集相关资料,对“文化自信”进行探究。

【溯本追源】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从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到位居中国文人所必需素质修养之首的古琴艺术;从中国剪纸到中国针灸;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根基底蕴无比深厚,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守正创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将杭州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吉祥物的形象设计,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良渚表达的是“考古中国”,西湖浓缩的是“山水中国”,大运河表现的则是“航运中国”。三者聚合在一起,让杭州亚运会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绝佳舞台,彰显着华夏子孙的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说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3-24高二上·江西赣州·期末
知识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坚定文化自信2023年杭州亚运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高层次非遗项目涵盖文学艺术类、传统知识和民俗集会类,充分体现了非遗形态的巨大涵纳性、包容性和文化多样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生活表现形式,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色彩”,先天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绝佳媒介。

中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例如,2023杭州亚运会遇上“中国风”,桂花龙井制作技艺、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和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西子女红技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交织在杭州亚运村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各类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

我国非遗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着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活起来”,更是“潮”起来,大量“国潮”文创产品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2012年以来,我国共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5万余场次,海内外民众得以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国潮”助力古老非遗更好连接现代,飞入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不断迸发新的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认知、了解和喜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炫目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如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