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前,曾有学者担心中国年轻人对中医不感兴趣。如今,从中药茶饮到中医馆餐厅,从八段锦到金刚功,从三伏贴到艾灸,从刮痧到晒背……老一辈热衷的中医养生,正成为年轻群体的新时尚。

在2023年夏天,“去中药房配酸梅汤”就在社交媒体中“出图”,有中医院曾统计了就诊患者的年龄构成,45岁以下中青年占到了一半多,打破了去中医院都是中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中药+咖啡、中药十奶茶,甚至直接开方的代茶饮门店已经更多地出现在北京街头,并有了一大批忠实用户。郑州一家开在中医馆里的养生餐厅也受到年轻人追捧。归纳他们来此的原因,既有“网红经济”的因素,也有“大健康时代”来临的背景,以及对“药食同源”等传统养生理念、中医药文化增加了解的愿望。中医馆餐厅所在的河南省政府,近年来也不断围绕中医药“做文章”,不仅公布了《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还配套印发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从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结构、健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繁荣发展、治理管理水平等方面,部署了七大重点工作、113项建设工程。在此带动下,该省中医药相关的活动不胜枚举,“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与价值观”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医养生为什么能够成为年轻群体的新时尚。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知识点:哲学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有着“岭南中成药发源地”美誉的佛山召开,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以“携手共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材料一   中医药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中医药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医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一中医、一脉枕、望闻问切……这是人们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现如今,随着中医药与“时尚”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5G互联网+中医”,中医专家可以实时获取高清舌苔、面色等影像数据,望闻问切开始走向云端,中医药的现代化走上新赛道,传统中医药以现代化的姿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成就振奋人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供给前所未有;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切实让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成为一张张“济世良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中医药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中医药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3)专家学者在以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若要运用到思维发散的技法,你认为哪个技法较为适合,为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是以中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医药理论认为,中医药兼具药性与毒性,采取合适的炮制与配伍(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则能有效地祛除毒性,激发药性。

材料二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丰富的医药书籍。《黄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人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身体内存在的正气不断抵御外邪。因此,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扶正祛邪。中医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文明的视角评价道:“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材料三   伴随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医学大量涌入,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检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方剂)中医开始复苏。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解决抗疟难题,到在抗击新冠疫情时作出重要贡献,中医药展现出强大活力,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2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发布《“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在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学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中医药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医药学的文化价值。
(3)中医药学“扶正祛邪”的养生观启发我们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天下观。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这一启发所体现的思维形式。
(4)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医药学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512—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已颁布近20年,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确保拿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划设计方案,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使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工程必将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南阳市就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调研。他首先来到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了解中医药传承创新情况。他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国家颁布《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科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建设中医药文化强国。
(3)请你围绕“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