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0

司法部日前发布新修订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自20239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程序规定共六章46条,围绕方便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等内容作出一系列具体规定。

新修订的《程序规定》共六章46条,新增加7条,单设“指派”一章,重点修订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承办人员。规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以及法律援助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等,可以依法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二是优化申请程序。明确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时,由提交经济困难证明表改为提交经济困难状况说明表。三是完善审查程序。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申请人诚信承诺等方式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四是细化指派程序。

司法部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协调民政、税务、住建等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法律援助机构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好核查职责。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工作衔接和沟通配合,保障法律援助法和程序规定所确定的办理案件相关工作制度落地落实。


法律援助为特定群体纾难解困,但是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结合材料《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各方有责?
23-24高三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社会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法律援助工作,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国情。法律援助法能更好地为社会公平正义“撑腰”。

◇法律援助有保障

1994年我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在广州市成立。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为法律援助立法,旨在将法律援助纳入法治轨道,让法律成为公序良俗的强大后盾。

◇法律援助有温度

为减轻群众负担,法律援助法将“申请人提交经济困难证明”改为“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条还规定,有“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等五类情形之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法律援助有质量

法律援助法从补贴到考核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机制,让法律援助的质量得到了真正保障。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法律援助补贴。第五十七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服务的监督,制定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标准,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相关知识,谈谈法律援助法是如何为社会公平正义“撑腰”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这十年的立法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

立法数量大幅增加,法律体系日益完备截至20224月,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与前十年相比,新制定法律数量增加了34%,修改法律数量增加了近2倍,法律体系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不断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立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高效一是及时完成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二是完善立法项目征集论证、立法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等制度,推进立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材料二   20221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为减轻群众负担,法律援助法将“申请人提交经济困难证明”改为“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为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该法明确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等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提供法律援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法律援助法上述新规定的意义。

材料一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行政复议法,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完善行政复议范围有关规定,增加行政复议申请便民举措,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等。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科学看待行政复议法的修订。

材料二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现行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并于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吸纳行政争议的入口偏窄,案件管辖体制过于分散;案件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审理标准不统一,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等问题逐渐显现,行政复议制度需要完善。

2022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共7章86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