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5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国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全面论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20年,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1年10月,中国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会,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截至2022年5月上旬,中国已累计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46亿件防护服、180亿人份检测试剂、4300余亿个口罩等抗疫物资。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方还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专家组,与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21-22高三上·福建漳州·期中
知识点: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生物多样性公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当前,国家间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面对矛盾和摩擦,协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合作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当今世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世间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创造了全球减贫史上的奇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一种崭新的选择。

近年来,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逐项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阿论坛、中拉论坛成果,加大援助援建力度,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共促包容普惠发展。截至2021年1月2日,中国政府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过去40多年里,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说说国际关系有哪些内容和基本形式,并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