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38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3-14高三·江苏·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5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其中,“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思想内涵,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和世界历史意义。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体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只有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发展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1)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展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请你为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