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上海赵巷:“枫桥经验”新样板

一直以来,赵巷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服务模式,改造升级了“赵巷镇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中心”,实现人民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少跑一里路、只进一扇门、解决一揽事”。

赵巷镇不断探索“农民”变“居民”的社区治理模式。设在居民家中的“巷心·客堂间”就是一个新探索。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村民们都会聚到“巷心·客堂间”一起说说、一起议议,形成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村居民自治”的新模式,也是营造社区文明风尚、居民和谐邻里关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赵巷镇政府自上而下推进法理堂建设,以家门口服务圈为标准,构建街镇—村居—小组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开展普法讲座61次,组织法治宣传活动36次。同时深入实施“律师来敲门”品牌项目,共现场解答群众咨询439次,通过电话、网络解答咨询272次,参与纠纷调解15次;该项目化“被动服务”为“主动问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题1】“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治理经验。由此可见,“枫桥经验”(     
A.创造了基层治理的通用法则
B.来自于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
C.蕴涵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小题2】(多选)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居安思危D.实事求是
【小题3】(多选)赵巷镇积极探索将党群服务与信访服务合二为一,以村居“一站两中心”为载体,将信访服务与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有机融合,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这种“党建+信访”模式坚持了(     
A.系统优化方法B.辩证的分与合C.从具体到抽象
【小题4】从乡村“枫桥经验”到城镇社区“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枫桥经验”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在于坚持(     
A.稳中求进B.发展优先C.人民至上
【小题5】综合学科内容,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赵巷镇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两个途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信息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4·上海青浦·一模
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系统优化的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站点里的“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静安区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静安区开设多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全力打造“1+33+x”民意征询网络,联动多元主体,广泛收集基层对立法及相关工作意见建议,开展立法征询、普法教育、治理实践:此外,立法点搭载“互联网+代表”的履职新模式,建立了网上预约代表、网上代表值班制度,不断优化制度、提升效率,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急难愁盼”的解决,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

静安区创建法治服务站点,结合街道“静邻议事厅”建设,设置法治宣传墙,并在此开展“普法您点单”模式征集普法需求,共建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普法阵地,进行针对性、专业性普法活动,目前已经开展普法宣传讲座10余次,受益5000人次,打造“十五分钟法治服务圈”,将法治服务送到居民身边,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小题1】“基层强则国家强”。以此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A.没有国家强,就没有基层强
B.如果基层强,国家就一定强
C.或者基层强,或者国家不强
【小题2】静安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区人大常委会在基层设立的协助收集基层人民群众对立法及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的单位或组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够(       
A.征询立法建议,提高立法质量
B.明确立法内容,增强执法效能
C.完善立法程序,推进公正司法
【小题3】(多选)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民众立法建议,在立法前、中、后全过程参加立法及宣传活动,将法治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D.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小题4】静安区探索“互联网+人大代表”的履职新模式,有利于(       
A.扩大人大代表的职权,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B.广泛听取民意,使居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代表为人民代言,更好发挥代表桥梁作用
【小题5】(多选)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探索“商居联盟”新模式,打造以街道职能部门、居民区和街区商户为多元主体的基层治理联盟,提升基层的资源整合和议题解决能力。大宁路街道(       
A.创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管理形式B.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形式
C.创新了基层群众民主实践的形式D.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观
【小题6】综合学科内容,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全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角度,论述:静安区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静安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第三题组所有文字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控制在400字左右。

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乡村治理赋能

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从这个小镇中生发出的中国智慧、东方经验,扎根于广袤中华大地的火热社会实践中,经过时间的淬炼,愈发显示出历久弥新的丰富内涵,超越时代的蓬勃生机。

近几年,各地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的地方深入实施“五个一工作法”——“一面旗”强化政治引领;“一张网”织密组织体系,以“区域化党建”的方式,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夯实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一线法”推动干部下沉,保持与辖区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家亲”汇聚区域资源;“一条心”党群联动共治,发挥党员表率作用,推动在职党员到网格党支部报到,带头参与小区治理、开展志愿服务、实行承诺践诺等,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让群众舒心安心。

未来,乡村治理更要始终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内容创新,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真正把社会治理经验转化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小题1】“枫桥经验”追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     
A.以和为贵选调解
B.便捷经济选仲裁
C.公平正义选诉讼
【小题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枫桥经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不论社会如何变迁,      始终是落实“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     
A.坚持依法治国B.坚持人民立场C.坚持党的领导
【小题3】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只有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这是因为(     
A.我国的民主是全民民主
B.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小题4】(多选)“枫桥经验”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多元参与、多元治理的综合机制,将社会治理中的各个方面纳入考虑,并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切实解决问题。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用创新的方式巧妙地另辟蹊径
B.用分析的视角深刻地认识事物
C.用综合的方法全面地看待问题
D.用联想的形式发散地寻求思路
【小题5】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角度,论述党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要求:
(1)综合所学内容,概括党在乡村治理中的举措;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证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基层治理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治理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三微治理”是Y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基层治理品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助力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

近年来,Y区依托区校联建、区域化党建联盟等平台载体,充实和完善“三师三顾问”,将智力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提升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Y区依托居委会示范实训基地,通过聘请“1+1”双导师入驻,以集体授课、实训带教、主题工作坊,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训。

面对老小区停车难的顽疾,居民区党总支引导居民成立自治团队,调研居民需求,引领居民成立自治队,制定改造方案,通过“兼容激励”方式撬动多方出资100万,增设车位16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还动员青年居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管理、制定公共秩序维护规则和程序。同时,面对楼栋居民老龄化程度高、楼栋没有公共活动场所的难题,居民区党组织在充分征询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底楼大厅改造项目。召开多次居民会议,反复协商,建立志愿者队伍对大厅墙面进行设计美化,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大客厅。

【小题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中也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以下与基层治理内涵相吻合的有(     
A.和平发展B.自强不息C.天人合一D.民为邦本
【小题2】(多选)为有效推进基层治理,Y区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了立法联络员队伍和立法联系单位群体,以此为依托,将了解社情民意的“神经网络”广布在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各处,形成点、面、片联动的工作格局。这有利于(     
A.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B.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
C.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小题3】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热心的参与者。对此有人作出如下推理: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我不是社区志愿者,所以我不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该推理犯的错误是(     
A.中项没有周延B.大项不当扩大C.小项不当扩大
【小题4】结合材料,从制度优势与党的先进性的角度,论述如何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要求:
(1)综合所学内容,概括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经验和做法。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的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