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3

“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其中,李祖村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承载着乡村建设的万千期待。

【小题1】21世纪初,浙江省3.4万个村庄中,3万个村环境较差,呈现出“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景象,“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成为一些村民的写照。下列选项中,能够准确归纳当时村民生活本质的是,我国(     
A.发展已经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重大转变
C.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小题2】(多选)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四万个村庄中选择一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一千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浙江省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B.决策以开展广泛的调研为基础体现了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C.示范村经验能被推广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D.决策成功的原因在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小题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祖村开始了它的蜕变之旅,开展了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等工程。为解决资金问题,大伙都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成的道路为之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1)村民们之所以能积极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其最直接的制度原因在于(     )
A.广大村民拥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民主意识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赋予了村民广泛的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C.村民作为人民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人翁
(2)(多选)李祖村持续推进本村的环境美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金凤凰”,目前已引进各类创业主体52家,既有创业的老村民,也有青年归乡人。丰富业态成为青年创客“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也带动了乡村发展,让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2万元。由此可见(     )
A.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民生的改善
B.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C.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D.公共服务的优化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
(3)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陈同学看到了乡村“美丽经济”背后的勃勃商机,决定用自己已有的积蓄进行投资扎根农村,以经营民宿的方式自主创业。小陈新建民宿的相关设施已就绪,准备投入运营。
从法律的角度,小陈同学在创业程序上还存在哪些疏漏之处。
______
【小题4】(多选)以“千万工程”为代表,经历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这一变化趋势有助于为我国经济(     
A.提供澎湃的发展动力B.实现城乡之间平衡发展
C.创造永续发展的条件D.落实发展为人民的目标
【小题5】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不断丰富“千万工程”这一政策的内涵: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结合材料,综合所学,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说明“千万工程”政策理念要在不同阶段不断丰富政策内涵的哲学依据。
2023·上海杨浦·一模
知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浙江开展“千万工程”20周年。这20年来,浙江一步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千万工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浙江的“千万工程”凝聚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人才。通过开办生态民宿、创办生态农场等方式提供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当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知识和技能改变着乡村面貌,成为带动生态共富的关键力量。如今,“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已经成为浙江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材料二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浙江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千万工程”重塑乡村治理机制

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事实证明,这样的源头治理,需要强有力的党组织全面领导。在浙江某村,党员干部正是凭借一条小板凳,拉近了干群距离。当地把村庄划为10个村民小组,把支部建在小组上,每位干部联系160户农户,以坐板凳家访的形式,确保户户有党员联系,急难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浙江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本,推广民主恳谈、“五议两公开”、村民票决制等民主自治形式,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格局。

善治乡村助力共同富裕

聚焦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浙江乡村治理正向“大治理”拓展,以自治为基础,聚集多种手段、多种主体、多样目标的融合共治成为趋势。浙江的乡村治理已超越“管”的层面,正以发展为导向,串联起百姓精神文明素养提升、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乡村产业发展。


(1)“千万工程”为海南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南样板”提供了生动示范。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如何打造“海南样板”提出三条建议并阐明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海南省应如何借鉴“千万工程”的经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3)为响应《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号召,某市政协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召开座谈会。假如你是与会政协委员,请结合材料,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4年2月3日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特点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任务和全面部署相结合、年度性工作和阶段性安排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围绕解决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的知识,分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先立后破”体现的思维方法。

材料二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以此为龙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历届浙江省委通过以“千万工程”为代表的环境治理政策的合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信念改善农居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年间,“千万工程”从最基本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在怎样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上,浙江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环境整治扩展到发展绿色产业,不断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千万工程”的发展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所或就的伟大工程,是将一个个成果丰硕的终点变成争取更大胜利的起点,全力打造“千万工程”的升级版的工程。

(2)结合材料,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说明“千万工程”战略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小题1】2024年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这体现了党的(       )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
【小题2】《意见》提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多选)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______
A.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B.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C.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行动            D.应该注重坚持强化市场引导作用
(2)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应该_____
A.强调形式的整齐划一                                B.注重速度的尽快提高       
C.寻求数量的高速增长                                D.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小题3】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启示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善于(       )
A.抓本质和主流B.抓必然与或然C.抓重点和关键D.抓个性与共性
【小题4】(多选)为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       )
A.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B.符合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C.有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D.有助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小题5】近年来,一大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人扎根乡村,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成就自身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对材料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C.只有劳动才能彰显智力与体力D.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是理想和抱负
【小题6】2019年以来,黄某某等31人为谢某某的百香果基地提供劳务,谢某某拖欠黄某某等31人劳务报酬13万余元。黄某某等31人依法向J省A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A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谢某某支付劳务报酬。2022年4月,A法院判决谢某某支付拖欠黄某某等31人的劳务报酬。判决生效后,谢某某未履行义务。黄某某等31人先后向A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本案中,黄某某等31人向A法院提起的这一类型的诉讼解决的是什么纠纷?

在执行过程中,该法院调查了解到谢某某系当地引进的种植大户,在当地种植水果蔬菜,全年可为当地50余名村民提供劳动机会。谢某某不能及时支付所欠的劳务报酬,是由于市场行情、天气干旱等综合原因,导致农产品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并非有意拖延。此外,大多数申请执行人现仍在该基地务工。本案中,谢某某如不履行义务,可被司法拘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我国法律规定,强制执行期间,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种和解被称为执行和解。本案中,经充分协商,最终诉讼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达成了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同意法院暂缓对谢某某采取司法拘留、暂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谢某某尽量筹集资金先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在其卖出果蔬产品后按期履行。A法院以终结执行的方式结案。最终不仅避免了百香果基地倒闭,也保证了黄某某等31人获得全部劳务报酬。

(2)有观点认为,本案中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百香果基地倒闭实现了“多赢”。结合材料,综合所学,谈谈对该观点合理性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