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升温,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而中国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却成效显著。十年来,“一带一路”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见下图《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

151国
截至目前,我国已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1.6万列
2022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宝箱, 同比增长18.5%
3979亿元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以累计投资3979亿元,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31个
2022年我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共建“一带一路”铺就了一条中国和各国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23-24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从加勒比海到老挝丛林,从浩渺太空到深水海港,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材料一:共商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决议也把“一带一路”的内容纳入其中。“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材料二: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升温、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情况下。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却成效显著。

◎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2年的32.9%。

◎2022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同比增长18.5%。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2022年我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什么能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2)“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更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阐释上述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蓝图变实景,处处繁华满目新。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和共享,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十年深耕,风光正好,共行、共建、共享,合作、创新、交流、发展,正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数字化已经成为如今国际发展浪潮中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一带一路”数字化项目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发展、共同繁荣的新路径。“一带一路”是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合作发展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

151国: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1.6万列:
2022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同比增长18.5%。
3979亿元: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31个:
2022年全年我国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阐释“一带一路”是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合作发展之路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