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5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下列表格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时空脉络。

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1516年,《乌托邦》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人类文明成果,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现实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在苏联的帮助下,亚洲的中国、越南以及美洲的古巴等国也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及其实践的历程。
23-24高一上·山东菏泽·期中
知识点:空想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十九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其结果注定失败,因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在于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二   1991年,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过程。
(2)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将会与社会主义共存,甚至可能代替社会主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评析这一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