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17日,来自中国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正式申遗成功。景迈山,作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鲜活自然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早的人类种植茶树样本,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无农业遗产、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的空白。

景迈山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向未来,要坚守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以科学地开发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厚植永续发展的绿色根基,加强茶文化和山水观光、传统村落等融合,让资源禀赋不断变成财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打造茶旅品牌、推介旅游线路、推出主题活动等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焕发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明景迈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两条底线的关系。
23-24高二上·福建莆田·期中
知识点: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表现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千余年来,这里延续着人茶共生的古老故事。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熟悉茶树生长习性,在森林中育茶种茶,呈现出“高处是乔木层—中间是茶树等灌木层—地表是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不同古茶林片区间还保留森林,作分隔、防护之用。分布在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共有居民近5000人,传统民居建筑53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321座。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组合与天然林相似的茶林生态系统、特殊的茶祖信仰以及世居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

2023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说明景迈山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