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16日,由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高铁列车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建造”的旺盛生命力。

印尼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一样,都曾经历西方殖民统治,但最先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从未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建设一条现代化铁路。西方不是没有援助过别国,比如阿根廷。但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在接受西方国家的援助中,不得不出卖国家资源,或者被迫对国家支柱性行业进行私有化,被援助国渗透……

作为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基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重点项目,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将对沿线众多工业园区产生辐射拉动作用,进一步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助力旅游、物流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沿线地区打造“经济增长带”,对印尼经济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助推力。


运用“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这一框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雅万高铁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是如何做的?
22-23高二下·新疆阿克苏·阶段练习
知识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

2023年10月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中国与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硕果。动车组设计人员采用中国标准,依托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适应印尼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

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印尼本地生产的水泥等原材料,招聘印尼员工参与工程建设,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培训印尼员工4.5万人次。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实现了当地交通体系的升级,大幅加速了沿线人员流动、货物流通,雅万高铁真正成为融合之路、开放之路、共富之路。

其实在“一带一路”中像这样的标志性项目还有很多,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与泰国高铁……这些标志性项目的共建推动了全球互联互通,为世界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的积极意义。
(2)在建的中泰铁路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结合材料,运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知识,就中国设计人员为中泰铁路“量身定制”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多年来,中国中车高速列车技术创新团队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苦练内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2023年10月2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海外落地的第一单,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我国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高标准高铁项目。

雅万高铁的建成将为印尼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的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正如印尼总统佐科所说,雅万高铁所使用的技术、达到的速度等对印尼民众来说都是崭新的。高铁正式启用将加快形成高铁经济走廊,成为一条全面服务于印尼人民的发展之路、民生之路、共赢之路。

2023年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2022年,两国元首在三个月内两次实现面对面会晤,共同开启两国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今后,双方将深化更高水平的战略合作,推动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打造发展中大国命运与共、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典范,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高铁”为什么能够在印尼落地。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最快、科技实力进步最大的10年。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比2012年增加1.1年。科技产出量质齐升,在高频被引论文数量方面,2022年8月中国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涌现,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人才变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显著提升。近年来,人才全球选拔和人才薪资待遇也逐年提升,中国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国就业和创业。

材料二   这10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最快、科技实力进步最大的10年,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更是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2022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标志性项目的雅万高铁试运行,它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见下表)。对于中国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连通效应最早在周边地区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收益,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地区也将继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亮点。2023年,随着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推进,中国制造业将持续转移和升级,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将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上进一步重构。从更广区域上看,中国与共建国家将通过海陆通道进一步拓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共同“修路”的目标是共同“致富”。

全系统

路基、轨道、桥梁、列车控制、客服等各个子系统全部采用中国标准

全要素

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经营开发等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全过程全面采用中国方案

全产业链

采用的工程机械、钢轨、列车控制等装备全部由中国企业生产制造,覆盖高速铁路领域上中下游产业链


(1)结合材料一,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采取哪些人才强国措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材料,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积极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