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07

【“进口”的节日】

在上海,年轻人以独特的风格重现万圣节。2023年10月31日的傍晚,夜色渐浓,在最热门的打卡地点巨鹿路,年轻coser(扮演者)穿着创意十足的服装走上街头,引人注目,现场气氛热烈:可爱的小精灵、威武的超级英雄……,有的扮演打工人,调侃就业困难,淋漓尽致地演绎职场中的各种无奈。但也有一些年轻coser(扮演者)以恶搞博出位、博眼球为乐,扮演内容低俗,被警方直接带走。

近期,和上海万圣节相关的词条屡屡冲上微博热搜,评论区有网友评价如下:

(1)阐明你对“进口”节日的态度,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的节日】

提起节日,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竞放,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新。2023年“欢乐春节”在线上线下火热举办,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春节庆典、花车巡游、“新元贺岁古韵新春”庙会、“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和旅游展播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送去新春祝福。“欢乐春节”举办22年来,逐步成为全球共庆共享的文化嘉年华,成为助力民心相通、交流互鉴的桥梁,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读懂中国的窗口。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请以“春节: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写一篇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3-24高二上·山东潍坊·期中
知识点: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回顾2023年时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显底气。这一年,我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风尚;这一年,文化之花在祖国大地盛放。“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讲述榜样事迹

宝秀兰是2023年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内蒙古奈曼旗候选人。20多年前,她怀揣绿色梦想,在科尔沁沙地深处开始了同“沙魔”的抗争。20余年间,她带领百姓植树30余万株,治理沙漠6万多亩(1亩≈666.7平方米),当地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她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带领群众把村集体封山里剩余的2万亩更难治理的白沙子治理完,为此她还制定了包头嘎查沙地绿色生态经济五年发展规划,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的同时,努力帮助村民致富。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宝秀兰抓住有利时机,带领村民积极发展沙漠旅游,依托当地的生态条件,推动当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2023年9月,宝秀兰荣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通辽市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等荣誉称号。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说明宝秀兰的先进事迹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厚植火热生活

这一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耕厚植,《寻古中国》《非遗里的中国》《长安三万里》等影视作品屡创收视佳绩和火热票房,歌剧《运河谣》等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抒发人民奋斗豪情、传递民族精神之光。一年来,“村超”联赛、“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活力四射、火爆出圈,“共享阅读空间”“数字文化体验馆”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加贴近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这一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文化强国奋力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

增进文明互鉴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展现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共建、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引发热烈反响。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视野”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知其所来,志向弥坚。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梦想。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全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内涵,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天下担当。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首届“良渚论坛”到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为各国人民搭建起增进友谊的平台;从举办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到2024“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形式多样的民间交往精彩纷呈;从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美术馆联盟等到组织“艺汇丝路”采风活动,共建“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充满活力……中国携手各方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发展的行动更加坚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全球文明倡议缘何能从理论转化为实践。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当前,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党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