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碰撞和摩擦也日益凸显。“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垄断了现代化理论,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奉为圭臬,踏入了现代化“道路唯一论”的模式陷阱。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结合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创造性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四化”并行,相互促进,走出了“并联式”的现代化道路,有力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如何成功拓展的。
23-24高二上·新疆伊犁·期中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权,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它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历史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二十大报告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一种对人类多样性的主张,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交流互鉴的态度。如果国际社会愿意了解借鉴中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会敞开心扉,客观介绍,同时我们也诚心诚意地了解、研究、借鉴别国的经验。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探索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应如何交流互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