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2022年9月,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某县组织全县中小学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采取规定学生劳动时间、建设劳动基地、设立劳动项目和开展技能展示等措施,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使学生在劳动中激发劳动兴趣,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1)从价值观导向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县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义。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中
知识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提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