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年砥砺前行,生态有所改善】

材料二【编织山区现代化,推进区域同发展】

近十年来,国家持续加大防灾减灾投入,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山地灾害数量和造成的伤亡人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山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比“十一五”减少了77.4%。

我国应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与过程,开展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出应对策略,全面揭示我国江河泥沙大幅度降低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保持江河水沙关系平衡,保障河流健康、永续利用。同时全面考察我国山区的基础条件及发展现状,评估我国6个山地大区和37个山地亚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代化潜力”,研究山区现代化建设途径与模式,编制我国山区现代化建设规划,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三【驰而不息抓教育,久久为功促振兴】

白河县曾以“穷县勇办强教育、小县敢办大教育”的胆识和气魄,赢得全省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北学旬邑,南学白河”的殊荣。本着“富了脑袋才能富了口袋”的共识,白河县政府始终将教育振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政策、人力、财力方面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秦巴山深处的白河高级中学依山而建,被称为“挂在半山腰的学校”,是白河县大力弘扬“三苦精神”,举全县之力建设的省级重点中学。对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用3.5亿投资建一所高中,足以显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白河高级中学几十年来的蜕变,改变了整个白河县的教育环境,也为孩子们插上飞出大山看世界的“翅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概括并解读出“近10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分数据变化图”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应实行哪些措施来编制山区现代化建设规划。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分析白河县政府大力推动教育振兴工作的原因。
22-23高一下·辽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凉山州扎实有力推动凉山州高质量发展。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调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更大视野谋划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激发凉山发展动力活力;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坚持问题导向,以常态化、高质量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式,正在逐步渗透和扩散到各行各业,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凉山州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贫帮困,为人民群众工办实事、办好事,全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升,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材料二   2023年4月,据有关权威部门测算,2022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已突破9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1750亿元。但近年来,我国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流通和应用还存在一些“堵点”: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细化,数据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数据要素流通需要进一步统一行业标准,落实监管责任等。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材料三   当前,数字经济建设已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新发展阶段,数字政府建设成为重要牵引和关键一环。“一网通办”是民之所望、治理所依,深化“一件事”改革,以“跨省通办”为着力点,让“一网通办”从“可办、能办”向“好办、快办、掌上办、全国办”转变;进一步强化“一网通管”,整合汇聚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监管数据,打造综合集成门户,形成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的统一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一网通亭”,强化数据整合共享应用,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组织各地区、各部门编制政务数据需求目录、供给目录,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进一步细化“网通评”,持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丰富评价反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评价模式,让群众参与评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促进凉山州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和应用的“堵点”。
(3)结合材料三,运用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辽宁省数字政府治理经验的价值所在。

随着去年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一步促进共同富裕便是水到渠成的应有之义。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在浙江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

近年来,浙江的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以及富裕程度等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发展的突出亮点。得益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结构,浙江犹如一个缩小版的中国,孕育了多样化的城乡类型,其实现共同富裕的模式机制,也适用于我国东中西部各种区域类型,能够为全国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为了探索一条从“浙大富”到“浙都富”的进化之路,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通过多项惠企政策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活力;深度推进“山海协作”,帮助山区县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在“两山”理念指导下,通过“两山银行”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加快建立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科学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重点营造良好的社会帮扶和助弱环境;不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民生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为什么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是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11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材料二: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A镇依托当地有机农业园区的优势,建成第5代冬暖式温室4000多亩,总规模达到1万多亩,每栋温室配备看护房.沼气池.猪舍.卷帘机等,实现了设施自动化与生态农业的相结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亩均收入在3万多元,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镇上的蔬菜合作社运作,及时掌握销售信息,统一组织建设,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销售,农民实现了“不用出家门,拥有聚宝盆”的多年梦想。还建设了1万平方米高标准示的蔬菜专业交易市场。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产业党建联动区+合作社+基地+市场”蔬菜产销体系,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
材料三: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强调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材料四:某市从实际出发,笃行焦裕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有图书馆.博物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党中央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体现的执政思想及其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A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假设你是A镇合作社的经营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3)结合材料三,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说明“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精神引领价值。
(4)结合材料三、四,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进文化发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