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河流域是传统农业生产基地,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但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450年间,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高达94次,其独特的流域地形,让淮河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1951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以“蓄泄兼筹”为方针,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淮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淮河治理从防洪防涝向解决“水多、水少、水脏”问题一体化推进。1977年至1991年,实施了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等工程,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1991年至2010年,开展淮干行蓄洪区和滩区居民迁建、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优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绿水青山,新时代治淮开启绿色新征程。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底,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完工,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将进一步完善。预计到2025年淮河水道基本建成,淮河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约束洪水”“控制洪水”,到改革开放后“管理洪水”,再到新时代谋求“人水和谐”……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淮河两岸人民致力安澜,千里扬波的淮河正涌入“新航道”,奔腾不息、泽被万代。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新中国为什么能在淮河治理中取得辉煌成就。
(2)假如我省要开展“风情淮河文化旅游”推介会,请你在活动策划案中简拟围绕该活动主题的2个活动内容方案。请把下文补充完整:
活动名称:“美好安徽风情淮河游”宣传推广活动
活动主题: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活动目的:
围绕美好安徽、风情淮河,打造安徽旅游新高地,以活动为媒介和纽带,通过沿淮城市捆绑营销,打包推广安徽境内淮河沿线优质旅游资源产品,激发沿淮城市文旅市场活力,持续提升“风情淮河游”品牌影响力。
活动内容方案:
1.寻找“淮河之画”-云摄影大赛活动
2.       
3.       
23-24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知识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既是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带。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高度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

◆沿黄观光路是陕西省沿黄河西岸修建的一条公路通道,沿线经过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连接50余处名胜古迹及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或经济带,是一条兼具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城镇发展诸多功能的经济带,被称为中国的“1号公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推广使用有机肥、无公害农药和国标地膜,引导企业和农民绿色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黄河流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山东瞄准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黄河文化出海大通道等“定位”展现山东特色。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能耗、环保、安全生产、产出效益等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800多家,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了宝贵空间。

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结合材料,说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既是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带。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高度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

◆沿黄观光路是陕西省沿黄河西岸修建的一条公路通道,沿线经过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连接50余处名胜古迹及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或经济带,是一条兼具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城镇发展诸多功能的经济带,被称为中国的“1号公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推广使用有机肥、无公害农药和国标地膜,引导企业和农民绿色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黄河流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山东瞄准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黄河文化出海大通道等“定位”展现山东特色。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能耗、环保、安全生产、产出效益等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800多家,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了宝贵空间。

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1)结合材料,说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影响。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就如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以黄河文化为主体,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黄河文化以其主体性与核心性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主轴与精神支柱。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

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历久弥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黄河文化得到继承、丰富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材料二   中华民族既深得黄河哺育泽润之利,又饱受黄河洪水泛滥之苦。中华民族为治理黄河水旱灾害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曾以疏通围堵之方法,企图消除黄河水患。但由于黄河复杂难治,黄河治理又受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制度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黄河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最初的下游防洪走向全流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通过建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及大型水利工程、堤防工程、河势控导工程等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并对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创新与完善流域水管理机制,推进大江大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世界大河保护与治理树立了典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守护好黄河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特点的知识阐释黄河的治理过程。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人人有责。某学校将举行主题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并拟定演讲提纲的两个要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