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3

材料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了调查研究以时代意义,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同志在湖南十八洞村调研,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江苏调研,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赴浙江调研后,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

材料二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制定“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为其服务。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上海的推进剂……只要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各部件前一天还在各自的工厂里,第二天就能“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材料三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我国去年将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让中小学生学习劳动技能。通过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体味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也使他们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分析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的原因。
【小题2】什么是实践?说说实践的特点。
【小题3】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小题4】为什么说认识依赖于实践?
【小题5】有些人认为,学生在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可有可无,读书学习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运用认识论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小题6】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知识,阐明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分步推进的理由。
【小题7】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阐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原因。
【小题8】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正确性。
【小题9】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神舟飞船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实践是怎样为认识发展提供动力的。
【小题10】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小题11】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小题12】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写一篇哲学小短文,说明我们党强调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合理性。
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字数在150字以内。
【小题13】结合材料,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阐释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因。
【小题14】为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该班拟以“劳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列举两项活动。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形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向世界再次昭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为新时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守正创新”,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查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查,答案不唯一,调动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为什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小题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小题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简要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小题4】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
【小题5】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小题6】请你结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与“方法论”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小题7】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小题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小题9】请你谈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小题10】国际社会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复兴是对世界的威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请反驳该观点并举例说明。
【小题11】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请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
【小题12】运用相关知识,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往开来”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小题1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下是某党员参加完主题教育会议后所写的部分心得体会。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几百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更具内涵、更具底气,也更令人瞩目。所以,明日之中国将更加辉煌,充满期待。
请将这篇心得体会续写完整。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小题14】某中学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活动。请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主题撰写一篇活动倡议书。要求围绕主题,政治术语准确规范,150字以内。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标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改革开放之后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问题,再到今天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少数人享受现代化成果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利益实现的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材料二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从无到有,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接续奋斗。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组合体、“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太空居所不断扩容,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各条战线的航天人实干苦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2021年,雷锋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材料三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迫切需要发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无论是攻克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还是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无论是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还是服务社会民生的最基层,广大青年都需要扛起时代的责任。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小题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小题3】简述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
【小题4】简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
【小题5】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的本质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小题6】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小题7】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
【小题8】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谈谈你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理解。
【小题9】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书写历史,跨入新时代的。
【小题10】有人认为:“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因为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评析该观点。
【小题11】运用党的群众观点的知识,阐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小题12】青年应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最美的青春之花。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撰写相关人生感悟。
【小题1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写一篇政治小短文。要求: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200字。
【小题14】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

某校高二(1)班学生学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后,纷纷上网搜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我们要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材料三   国产电影如何真正实现突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竭力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助力“星辰大海”之梦的实现;也有人认为,我国要学习借鉴西方影视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少走弯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这也证明,国产电影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影视产业工作者是可大有作为的。

材料四   2023年2月13日,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强支撑下,教、学、管、评、考开始进入精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 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三北精神”精神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小题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小题3】我国在建设一道道“绿色长城”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小题4】说说我国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唯物论依据。
【小题5】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谈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小题6】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如何念好调查研究的“真”字诀?
【小题7】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小题8】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对关于国产电影如何突破的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评析。
【小题9】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自然无为”,也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做到“积极有为”。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小题10】有人说,科幻作品只要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的改造,就能讲好中国故事。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小题11】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小题1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以“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小题13】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探究如何通过弘扬“三北精神”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小题14】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探究如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