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某校高一(1)班学生在学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时,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学以致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创出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照搬西方国家的道路、制度、文化等)”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材料二   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自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三   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是有机统一的。要“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始终拿好“放大镜”“显微镜”,对各项工作系统扫描、全面体检,落实到人、具体到事,对“小问题”给予“大重视”,做到小事不放松、小节不忽视,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预警上做文章,在化解上下功夫,找到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材料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获批设立。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有些地方不顾经济发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发展零碳产业,激进式、运动式“减碳”。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新要求:要树立“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纠正运动式“减碳”,平衡好经济稳定发展与碳减排有序推进。

材料五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简述矛盾同一性的知识。
【小题2】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小题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小题4】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及其表现是什么?
【小题5】从矛盾的角度,分析“双碳”工作中的“破”与“立”的关系。
【小题6】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小题7】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谈谈党员干部如何找到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题8】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是有机统一的。”
【小题9】有评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崭新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小题10】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题11】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要如何协调平衡好经济稳定发展与碳减排有序推进的关系。
【小题1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小题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探究分析我国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的合理性。要求:紧扣主题,不少于200字。
【小题14】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探究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高二(1)班学生学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后,纷纷上网搜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我们要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材料三   国产电影如何真正实现突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竭力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助力“星辰大海”之梦的实现;也有人认为,我国要学习借鉴西方影视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少走弯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这也证明,国产电影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影视产业工作者是可大有作为的。

材料四   2023年2月13日,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强支撑下,教、学、管、评、考开始进入精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 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三北精神”精神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小题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小题3】我国在建设一道道“绿色长城”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小题4】说说我国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唯物论依据。
【小题5】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谈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小题6】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如何念好调查研究的“真”字诀?
【小题7】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小题8】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对关于国产电影如何突破的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评析。
【小题9】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自然无为”,也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做到“积极有为”。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小题10】有人说,科幻作品只要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的改造,就能讲好中国故事。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小题11】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小题1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以“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小题13】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探究如何通过弘扬“三北精神”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小题14】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探究如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材料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经此次外交战略调整,明确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那些固守“逢强必霸”逻辑的西方国家和一些所谓的西方精英人士则认为新兴大国的发展和崛起,必然会挑战既有的国际政治格局,必然会产生对霸权的诉求,他们甚至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先后出现的霸权国家为例,得出所谓“中国的发展成了对世界的威胁”的结论。

一个国家要成为霸权国家,需要具备两种条件。主观条件是这个国家有着称霸世界的愿望和诉求;客观条件是这个国家具备称霸世界的实力和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材料二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向乌克兰正式宣战。俄乌冲突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剧烈动荡。一些发达国家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煽风,意图通过俄乌冲突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冲突发生后,我们始终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尊重,通过对话谈判寻求乌克兰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强调,世界需要对话合作,不需要“新冷战”。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的一次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中方秉持在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按照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材料三 2023年,中国外交注定不平凡。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中国担当。

深化高层互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外交布局不断深化。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双方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马克龙总统同期访华……中国已同世界上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推动开放合作: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广泛响应;同不同地区国家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博鳌亚洲论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宾客接踵而至……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让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当事方,但从未袖手旁观,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真诚劝和促谈。为推动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习近平主席同俄乌领导人交流,中方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我们愿同各国政党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历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绘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同心圆。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小题2】中国将来强大了会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为什么?
【小题3】对中国来说,为什么维护和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小题4】党的十三大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调整后的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
【小题5】谈一谈我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我国的国家利益的。
【小题6】搜集材料,向同学介绍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小题7】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
【小题8】结合材料,从“中国的外交”角度分析中国对俄乌冲突持有立场的正确性。
【小题9】结合材料五,运用“中国的外交”知识,分析我国是怎样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
【小题10】2023年,中国外交的不平凡让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不平凡的世界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小题1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小题1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题13】某高中团委开展“一带一路”战略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此活动,设计一份宣传方案。

某校高二(1)班学生以“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挥香港的作用,鼓励支持香港找准定位、发挥所长,积极对接国家规划,实现长远发展。支持香港善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同时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就像精密仪器的齿轮相互咬合,要通盘谋划、辩证考量、创新破题、精准发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材料二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保证了13亿多人的粮食需求。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材料三   西部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底蕴丰厚,古旧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资源丰富,特色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产业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该地区积极探索脱贫发展战略,通过共融共建等方式,主动走出去邀请发达城市来帮扶,实施产业承接,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融通,先后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互联网+” “网络新农人”等帮助当地村民加快脱贫。同时加大了对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投入,打造文旅产业,实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材料四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潜力,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什么是联系?简述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
【小题2】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
【小题3】简述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小题4】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什么?
【小题5】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知识,说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小题6】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什么要坚持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小题7】运用“联系的特征”的哲学知识,谈谈新征程中我们应如何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题8】从联系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小题9】“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小题10】运用联系观知识说明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哲学智慧。
【小题11】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积极意义。
【小题12】基于该贫困地区的脱贫经验,有人说“展望未来,互联网+农业,必将助力新农村建设”。请结合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探究。
【小题1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相关知识,探究说明怎样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写出发言题纲。要求字数不超过200字。
【小题14】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探究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的理由。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