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4 组卷28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本,党的成事之基和制胜之道,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优势。共产党是由先进理论武装,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它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的。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员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思想基础。只有树立了这种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一心为人民,一切为人民,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作为党员,就必须承认并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但要向党作出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更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每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行为,都会换来一方或一部分百姓对党的信赖、爱戴和拥护,能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

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党员的一般义务,更是党员的政治义务。党的纪律是促进党员履行义务的重要保证,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要行使党员的权利,就必须履行党员义务。那种只讲权利,不履行义务的党员,必然会受到党内法规的惩罚,否则,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就会打折扣,党的群众基础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只有牢固树立并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反映出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是什么?
(2)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022高二·江苏镇江·学业考试
知识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5.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实际出发,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政治与法治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召开党的会议,根据变化发展的客观情况,制定和完善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政策措施,并领导贯彻实施;
2.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国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找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为民族复兴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地位和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决议》稿起草过程中,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决议》稿起草过程中,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属于政党协商,政党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哲学与文化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决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就是要让全党同志从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党带领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够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明确前进的方向。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三次历史经验的总结,都反映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变化实际。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次经验总结,都增强了全党的团结,统一了人民思想,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行动指南。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要不断地深化党的制度改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