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模式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带动中国取得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同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新的合作发展机遇,为人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3-24高二上·福建宁德·阶段练习
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二十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革命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磨难,也经受了各种挫折与失败的考验,最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党始终把自我革命精神(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之中,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变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和主心骨。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指出: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材料二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结合材料和百年党史,用“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知识,说明不断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战略根本。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而且明确设计了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完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设计,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作出了更加系统性的谋划,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这十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这十年,荒山变绿、浊水变清,老百姓在城市中能拍到星轨、在家门口能感受自然,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十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