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对检察机关检察权实行监督的制度,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形式。

2003年9月,我国开始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2018年10月,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式写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其中第27条规定:“人民监督员依照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的办案活动实行监督。”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配套的《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这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在立法层面的重大突破,涵盖了检察机关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等领域的办案活动。

人民监督员由人民群众通过特定程序选任,代表人民群众对人民检察院的办案活动进行监督。《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规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的年满23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担任人民监督员。目前,全国共有人民监督员2.3万余人,2021年监督检察机关办案活动11万余人次。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司法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随即开始“改造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以人民公社、单位制和户籍管理为核心的社会管控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市的社会领域改革日趋深入,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社会治理是如何从大国之治迈向强国善治的。
22-23高三下·四川成都·开学考试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为落实相关部署要求,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为加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开辟了新途径。

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监督员依照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的办案活动实行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由此成为一项国家法律确立的制度,进入法治化发展轨道。

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将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从原有的主要对自侦案件的监督,转变为对“四大检察”的全面监督,明确了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巡回检察、案件质量评查等多种监督方式。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完善,人民监督员工作的科学性、规范化和公信力不断提升。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邀请人民监督员33万余人次,监督检察办案24.8万件次,较2022年同比分别增长67.37%和96.1%。人民监督员在监督办案活动中共提出监督意见建议12万余条。其中,检察机关采纳监督意见建议11万余条,采纳率超九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在乡村”治理有效”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规划》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是中国乡村治理改革创新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规划》提出建设法治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设法治乡村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保障,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道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会议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不断发展。司法机关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我国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

2019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部落实司法责任制新规,给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基本制度框架再添砖加瓦,也为构建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管理的新机制新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司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的指导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试行)》,明确院庭长、审判组织和承办法官依法行使职权的边界和责任;印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释放诉讼服务制度的活力。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健全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明确由检察官、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办案事项作出决定并依照规定承担相应司法责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司法责任制改革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重大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