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修改地方组织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次地方组织法修改是历次修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内容多,分量重,光点多。

亮点一   补充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如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查监督政府债务;监督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建设等的重大项目。

亮点二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亮点三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依法履行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和行政执法等职责,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的政治意义。
22-23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人民民主的特点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

◎亮点一:在总则中增加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亮点二:新增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了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居民列席有关会议的制度。

◎亮点三:明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监督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职权;规定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的职责。

◎亮点四: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协同立法;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共同建立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地方组织法的上述修订对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此次修改是历次修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总则
进一步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明确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基础上,增加“重大项目”;明确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明确地方人大应当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地方政府
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优化协同高效以及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居民列席有关会议的制度。
结合《政治与法治》知识和上述信息,说明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如何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