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忌数不超过10亿。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凸显,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隐患进一步暴露。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2)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需要哲学智慧。请结合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具体举措哲学道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要着重抓事物发展的内因。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链协同,提高产业链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契合,以强大有效的供给能力穿透循环堵点,提高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22-23高二下·安徽亳州·期末
知识点:联系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凸显,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隐患进一步暴露。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材料二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近些年来,在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原本跨国界、跨区域分布的产业链屡屡断裂,一些地方探索实施"链长制"。何为“链长制”?即在一条产业链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以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并以此为抓手,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随着“链长制”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越来越多城市,甚至县区,也开始以“链长制”谋划区域产业的发展,试图在局部区域搭建起一条条产业链,形成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产业链闭环。


(2)有人认为,“链长制”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举措。对此,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材料一   在2020年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的供给和需求形成的循环。
       材料二   我国具有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多重优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优化,综合制造能力全球领先.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质量提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流通中普遍应用,传统流通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平台经济、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等流通新模式全球领先。我国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国内外市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面对新发展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优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