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自治州,一位民主党派成员就本地缺乏少数民族语言教师、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小、偏远山区民族语班停办、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制定本州民族教育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这一建议得到该州党委的高度重视,州党委书记批示:相关部门积极调研,着手起草适合本州州情的民族教育条例。

州教育局牵头,会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府法制办公室等部门,在多次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民族教育条例草案。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表决通过了《民族教育条例(草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该州教育条例产生的过程是怎样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2-23高一下·江苏徐州·期末
知识点:党的领导方式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为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实党中央的立法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2020年以来,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全国妇联提交的草案建议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与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等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交换意见。通过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书面征求意见、开展实地调研、委托地方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

2021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并拟更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过程中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构建以立法信息员为主体、顾问单位及专家人才库单位为“两翼”的工作架构,立法征询实现了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形成社区居民、人大代表、企业代表、专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立法意见融入社区“议事会制度”。围绕具体公共议题,不同立场的人群在“居民论坛”上坦诚表达,并为后续规范的制定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议。该联系点成立近九年来,已累计征询了84部法律草案,归纳各类意见建议2600余条,被研究采纳180余条,将广大基层群众的意见“直通”立法机关,真正成为基层群众与立法机关之间的“桥梁”。

(1)结合材料,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发挥“桥梁”作用的。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20236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11日正式实施。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