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菌草走出国门,至今已推广至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称为“幸福草”。为了让世界记住这是中国人的发明,林占嬉坚持把汉语拼音“JUNCAO”作为“菌草”的译名。林占嬉团队在非洲推广菌草项目时,将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简化、简化、再简化,让没受过太多教育的农民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和智慧探索,就像世界各地的菌草一样,生生不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菌草技术走出国门的文化意义,并提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建议。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国传统的木生菌生产都以阔叶树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菇类需要先砍树,用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菌林矛盾”突出。为了提高菌菇的产量,多地农民大量砍树导致环境恶化。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林占嬉教授经过无数次试验,实现了“以草代木”草生菌技术的突破。用菌草做菌菇培养料,既能提高菌菇产量,又能为牲畜养殖提供高品质又低价的饲料,还能起到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的作用。1994年,福建省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在福建,林占嬉教授使用的是芒其、五节芒等野草,但是宁夏没有这些野草,林占嬉便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来生产菌菇,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重要道路。

材料二   中国的菌草走出国门,至今已推广至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称为“幸福草”。为了让世界记住这是中国人的发明,林占嬉坚持把汉语拼音“JUNCAO”作为“菌草”的译名。林占嬉团队在非洲推广菌草项目时,将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简化、简化、再简化,让没受过太多教育的农民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和智慧探索,就像世界各地的菌草一样,生生不息。

材料三   某网上店铺出售的产品号称“保障健康,祛病防痛”。2020年7月10日,张某在该店铺购买一款名为“复合益生菌”的产品,张某食用期间出现了心慌、恶心等症状,怀疑系该产品所致。2020年7月20日,张某委托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将其中一盒产品进行检测。该机构作出结论为该产品检出盐酸“西布曲明”。于是,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被告退还货款及支付赔偿金。

注: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曾发布通知,明确了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1)结合材料一,阐述“以草代木”技术的突破和推广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林占熺教授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实现“以草代木”技术突破和推广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菌草技术走出国门的文化意义,并提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建议。
(4)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支持张某诉讼请求的理由和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101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走上党代表通道,介绍菌草技术发展相关情况。

材料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菌菇种植陷入困局。1983年,林占熺投入到菌草技术的科研之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作原料培育了第一朵香菇。1994年,福建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在福建,林占熺使用的是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但是宁夏没有这些野草,林占熺便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生产菌菇。20多年来,随着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菌草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种植菌菇,还能运用到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等绿色生态事业中。

材料二   在解决了我国西北地区菌草种植之外,林占熺和他的团队还将技术推广到世界。在推广菌草技术的过程中,他们在菌草的译名上犯了难,怎么翻译才能把菌草推向更多国家?有人建议林占熺采用英文译法,方便传播到更多国家。可他却坚持把汉语拼音“Jun-cao”作为译名。林占熺想让世界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是脱贫减贫的中国经验,可以持续为世界各地人们带去福祉。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林占熺获得成功的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林占熺做法的现实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