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在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中,先民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变化,逐渐掌握了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传统知识和品种资源。以下是我国先民生产活动适应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传统智慧案例。

【案例一】甘肃迭部扎尕那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片区域有着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山地坡向,气候条件也大不相同。当地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差异,或在山下的田间种庄稼,或到半山的草场牧牛羊,间或进入山林采集。多种生产活动,构成了一个空间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林牧复合系统。

【案例二】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气候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草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相对脆弱。根据这样的气候和生态特点,草原民族发展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依据气候影响下的牧草生长情况,将草场划分出夏牧场和冬牧场,在不同牧场间迁徙,从而实现了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在2022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案例三】在内蒙古敖汉旗,全年降水有限,为了充分利用每一次降雨,当地农户总结出一套根据不同降雨情形调整种植方案的经验:5月前降雨,可以种生育期稍长的谷子、高粱;6月才降雨,可以种黍子;如果直到7月才降雨,可以种生长周期很短的荞麦,以避免饥荒。由于这些传统智慧的突出价值,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于2012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国先民是如何正确处理生产与气候环境的关系的。
(2)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请你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全球如何共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22-23高一下·湖北十堰·期末
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2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通过线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认定我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宋元时期,安溪茶叶经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符号。该系统同时还具备显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我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早在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就有早期居民狩猎和游牧生活。该系统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多样的生态景观。当地牧民现今依旧坚持传统游牧生活,通过不断转场放牧,植被受到保护,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畜牧产品稳定供应和多样化的食物来源得到保障。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始建于元代,总面积21万亩,石堰长度近万里,是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数百年来,该系统不仅保留了丰富的传统作物品种和环境友好的耕作技术,确保了山区恶劣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还创造了山地梯田景观,见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我国三个传统农业系统共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我国具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广大劳动人民基于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生产系统,留下了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今,中国农业文明的经验正在世界范围内润泽更多民众,稻田养鱼技术在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多国推广,江苏兴化的垛田系统与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结成对了……下列为我国三种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

名称简介图示
江苏兴化
垛田传统
农业系统
1000多年前,兴化先民为满足生产、生存的需要,因地而宜、因水而宜,选择稍高的地段,挖土增高,形成垛土,创造性地将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形成形状大小不一的垛田。“垛上种蔬菜、水沟界鱼虾”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我国湖荡沼泽地带独有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
内蒙古阿
鲁科尔沁
草原游牧
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提供了牧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球典范,也是全球可持续游牧业的典型模试。牧民通过不断转场放牧,植被受到保护,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畜牧产品稳定供应和多样化的食物来源得到保障,调和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浙江湖州
桑基鱼搪
系统
湖州先民们在生产中形成了“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造就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形成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
(1)结合材料,说明上述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2)从文化角度,阐述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