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作为“管法的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2023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时隔8年之后,该法又一次进行的重要修改。此次修改亮点纷呈:将现行法律中的“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增加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的规定,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监督制度;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任务职责,建起联系群众与立法机关的桥梁,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让立法更具科学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专项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通过制定、修改、废止、解释法律和编纂法典等多种形式,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新时代立法工作在立法法护航之下,必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迈进。

材料二 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守法,这是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立法法的修改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作用。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全民守法,共建法治中国”为主题写一篇时政小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占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为200-250字。
22-23高一下·江西赣州·期末
知识点: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全民守法的内涵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改的《立法法》自3月15日起施行。此次修改将有效遏制“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不适当立法”等现象,对于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部分修改内容:

◆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立法应当适应改革需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引导、推动、规范、保障相关改革,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将“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修改为“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

◆增加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

◆增加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修改、废止、解释法律和编纂法典等多种形式,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编制立法技术规范。”

◆将第十三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特定事项授权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参考上述材料,就“科学立法的实现路径”撰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①结合《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
②紧扣主题,建议科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是“管法的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

材料一   2023年立法法再次迎来修改,此次修改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3月7日,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对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代表们围绕修正草案内容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建议。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材料二   此次立法法修正案增加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基层立法联系点写入立法法、民意直达立法机关,到形成草案后广泛征求意见体现民主立法,再到法律公布后进行备案审查和合宪性审查,本次立法法的修改使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声音、了解基层情况全过程。

(1)结合材料一中立法法的修改过程,以“立法如何让社会更美好”为议题,围绕“党、人民、法律”这三个关键词发表你的看法。(要求:①围绕议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300字以内。)
(2)结合材料二,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让“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声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立法法自制定以来,已历经2次修改,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立法法诞生及修改历程

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27处实质性修改,其中对于税收法定、地方立法权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一作出回应。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结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如新增了“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等条文。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立法法的修改为何要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法的修正历程所蕴含的科学思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