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群众事,无小事”,一直以来,某居委会始终牢记为民情怀,靠前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办好做实群众的每一件事。为了解决居民的安全充电需求,该居委会主持召开居民会议,决定从当年的小区广告和公共房屋租赁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在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并公示了资金的使用情况。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材料二   法者,治之端也。某市坚定不移地走法治化道路,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核心、“协商议事”一套制度,“权题收集、党组织提议、议题酝酿、合法性审查、协商表决、执行监督”步骤。推广城乡社区议事协商“116”工作法,居民、村民“唱起主角”。以民生“小切口”推动实现社会“大治理”。出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指引图集》。全市通过调解模式化解旧楼加装电梯纠纷2842件,完成加装电梯规划审批14119台。以办理破产机制创新为着眼点,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对市场主体的需求及时准确回应。建立健全一体化办案机制,探索跨区域协作机制……助力绘就粤港澳大湾区美好生态画卷。打造了涉外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非营利性国际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为跨境商事主体提供法律与政策调查研究、法律与商事咨询、商事调解等综合法律服务,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说明居委会应如何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示范性。
22-23高一下·福建莆田·阶段练习
知识点: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党的组织领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部署加快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步伐,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重点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乡村振兴的推进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寄托了亿万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二   浙江省A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以组织亲子活动为抓手,鼓励“80”“90”后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让基层自治更有生气、更具活力;为解决村产业融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问题,积极运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乡村治理清单制度等,发动村民广泛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提升村民参与度、满意度、幸福感。

材料三   A村不断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途径。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符合时代精神的《A村村规民约》和《A村行业规则》;在村镇中心建设法治广场,展示优秀法治文化精神,在村路两旁竖碑叙述法治小故事,设立移动书屋免费向村民和游客提供法律小知识;成立“民情调解室”,聘请司法干部和律师,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回应游客诉求。现在的A村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带领着其他村正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村是如何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
(3)结合材料三,阐述A村建设法治乡村的做法对各地“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为深入了解基层治理状况,高一某班同学走进居委会进行了采访调查活动。

以下是他们的采访记录:

采访记录(节选)

采访时间2017年11月7日15:00—16:00

采访地点×××社区居委会接待室

采访对象×××居委会王主任

采访问题

Q1:王主任您好,我在公告栏上看到了咱们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名单,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成员是如何产生的?

A:①。

Q2:居委会作为基层政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A:先得纠正你一下,你们对居委会性质的理解不是特别准确,它的性质是②。

居委会的作用体现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很多方面。

Q3:最近一段时间,居委会开展了哪些工作?

A:最近召开了加装电梯工作的居民代表会。作为老旧小区,咱们这里老年人比较多,又有好几栋都是没有电梯的老楼,一些住在相对高层的老年人出行比较困难。在会上,居委会主任介绍了工作推进的情况,两家备选的公司分别介绍了施工方案和收费标准,还就居民关心的问题做了解释。会议结束后,各楼门长就回去向各楼门居民征集意见,然后再把居民的表决结果汇总报告给我们居委会。

Q4:结果呢?大家都同意了吗?

A:这个事儿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比较曲折。

Q5:这不是件大好事吗?大家为什么会不同意呢?

A:哈哈,孩子!加装电梯对每家都是大好事吗?以咱们的一栋六层居民楼为例,如果考虑到居民所在楼层、年龄、健康状况、收入等因素,每家对加装电梯的迫切程度一样吗?加装电梯后每家的房屋受到通风、采光和噪音的影响都一样吗?此外,少则几十多万,多则上百万的电梯建设费用及后期的运营费用,如何分担?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其实很复杂,幸好有清华大学的专家组为我们提供支持,帮我们分析了全国各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经验和模式,提供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政策依据等。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进行得比较顺利。当然装不装电梯最后还要居民会议决定。

Q6:的确是千头万绪啊,为什么既要有专家的支持,又要居民会议通过呢?

A:专家支持:③;居民会议通过④


(1)如果你是王主任,面对大家的提问会如何回答?请运用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采访结束后,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相关情况: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出于生活便利考虑,很多老人选择居住在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老旧小区,进行居家养老。而缺少电梯设备,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据统计,目前北京共有15万个单元门具备加装电梯条件。

北京市依据相关法律,制定了《北京市2016年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既有多层住宅楼房增设电梯试点所需资金以房屋所有权人自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鼓励单位和社会其他资金积极参与。各区政府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其中之一就是“租赁模式”,即“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免费安装,有偿使用”。

政府——政府通过简化手续、发放政府财政补贴等形式,发挥引导作用。

业主——需要征得所在楼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

免费——业主不承担安装费用;引进社会资本,由投资公司负责出资安装并持有电梯产权。

有偿——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收费模式,由投资公司向业主收取合理的使用费用。


(2)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采用“租赁模式”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合理性。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在采用“租赁模式”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政府和居民该怎么作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