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新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要勇于砥砺奋斗。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砥砺奋斗。
22-23高二上·广东阳江·期末
知识点: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新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要勇于砥砺奋斗。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展览通过四百五十余件文物史料照片,讲述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营缮与保护情况,让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领略紫禁城600年积淀的文化魅力。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曾经的紫禁城。今日之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珍视遗产、保护遗产、传承遗产的理念融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洪流中。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远深者,光澜必章”。对自身的文化越自信,越能发挥自己文化的影响力,越能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面对复杂的时代发展背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也同样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豪因而自信的又一精神力量源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砥砺奋斗。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魅力。有人说,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就足以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每个炎黄子孙对华夏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认同。请你写出两句体现家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方面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中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总要求。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材料二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与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联合国讲台曾见证中国的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把握自身命运、走稳发展之路的重要时期。2019年以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亚洲博鳌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共建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是如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