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材料一   T市位于黄河流域,是一个农业大市。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人们还存在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和浪费的现象,亟需促进农业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材料二   近年来,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水沙关系失调等问题相互交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经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高票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标志性立法成果。

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1)水资源事关农业现代化,事关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T市应如何促进农业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虽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效显著,但是生态问题仍然严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经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高票通过并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材料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赓续负责的高度,科学阐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鲜明特征的新的文明发展形态。这一思想指引中国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指引中国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水沙关系失调等问题相互交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应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经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高票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标志性立法成果。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了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修改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清理了对民营企业不平等的行政法规,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国家均通过专题座谈、基层立法协商联系点等方式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国务院通过一系列规定,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主动接受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开展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有效推动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甄别到正历史形成的刑事涉产权冤错案件。公安部严打滋扰企业、欺行霸市等犯罪活动和侵犯民营经济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各级公安和司法机关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涉企法治宣传活动,设立各类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健全法律维权服务网络,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材料一   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并且未来能源资源需求仍会保持刚性增长,但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成为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方面蓬勃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制造业近10年持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共建设2000多家绿色工厂和170余家绿色工业园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材料二   近年来,虽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效显著,但是生态问题仍然严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经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高票通过并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材料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赓续负责的高度,科学阐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鲜明特征的新的文明发展形态。这一思想指引中国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3)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指引中国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