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63

《文心雕龙》由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它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一部文章学元典。

材料一   《文心雕龙》,书名寓意文章的用心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它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耗时十余年,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并被世人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材料二   《文心雕龙》亮相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2》第十期。这期节目的构思和拍摄,不仅着眼于刘勰及《文心雕龙》一书,而且挖掘该书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洞察其时代成因,并广泛联系刘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充分展现这一文论著作成为不朽经典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分析《文心雕龙》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其他哲学知识,总结本期节目广受好评的一条经验,并说明理由。
2023·浙江金华·三模
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思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已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热播。

材料一节日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介绍,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报得三春珲》《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咬定青山不放松》……共12集。该节目主旨精准,设计精妙,制作精致。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不仅最大程度放大了电视平台的鲜明特点,更能习总书记用典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便于受众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材料二典故是文学创作、论事说逻的修辞手段,也是写作技巧、对话策略,用时它还是历史的缩影,是复述和记忆民族过往经历,所思所想的关键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古至今,典故承担着多种功能,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纲领,是民族凝聚的重要纽带,是现代社会开拓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经据典,是在重温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继承中国传统,总结中国经验,凝练中国精神,是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1)《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传承中作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典范,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典故的文化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用典》自2015年2月出版发行以来,被译成美、法、俄、日、葡萄矛等14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沿用《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体例,收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引用的,最能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故148则。对习近平总书记著作、重要讲话和文章引用典故进行追根溯源,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能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习近平用典》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实践相结合的一本好教材。

材料二   2018年10月8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12集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正式与观众见面。截至10月10日,节目收到的舆情评价显示,观众普遍认可。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坚持大众化节目定位,大胆突破重大理论电视宣传的传统模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节目秉承“深刻道理要用生动的故事来表达”这一创作理念,将生动故事和鲜活人物融入到理论宣传中,用故事串联起各个环节,寻找共鸣点,增强感染力,让重大理论接地气、有温度,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电视节目“飞八寻常百姓家”。


(1)结合材料一,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故阐述现代问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特别节目是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是运用电视媒体、采取形象化方法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成功尝试,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而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节目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显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的哲学依据。
(3)《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请你就如何生动、广泛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