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市在兴修某项水利工程时,有两个细节让人深思。一是“舍得”:为保百年古建筑万无一失,该市各部门反复商讨、论证,最终花大钱出大力帮一座重372吨的古建筑“搬了家”。二是“坚持”:考虑到工程建设跨越梅汛期,该市坚持先造临时堤坝。当时一部分人不理解,认为时间更紧了,工程量更大了,还不见得用得上。最后真的遇上强降雨,做到了有备无患。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市在兴修水利工程中是如何运用综合思维的。
2023·吉林白城·模拟预测
知识点: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农民翻身解放作为革命的基本问题,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面对贫困新形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加强领导、建强队伍,区分类别、靶向施策,解决“扶持谁”“ 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依托严密组织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为人类反贫困作出重大贡献。


运用辩证分合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实现脱贫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