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创造和转化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芯片、新材料、数控机床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美对华发起“芯片战争”。2023年开年不久,美国在遏制中国半导体相关产业发展上就恶招不断。一边精准打压对华半导体产供链,一边构建“去中国化”的半导体产业链联盟,图谋在先进半导体产业上彻底“甩开”中国。

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解决“卡脖子”问题。


有人认为“美对华发起的‘芯片战争’,会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为此我国应关起门来搞创新,才能真正解决芯片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2-23高二下·广西南宁·期中
知识点: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先进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另一方面,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技术路线不确定、发展模式不固定、技术范式有待形成,要加快各方面的探索实践。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应如何大有作为。
(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