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22-23高三下·广东韶关·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文化的功能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不同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取向不同

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西方现代化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

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驱动的现代化,生产资料掌握在施大多数人手中,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路径不同

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对外,通过殖民地、战争等形式进行掠夺,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初心是为人民服务。对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外,不搞殖民侵略和战争

最终结果不同

最终巩固的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是殊途同归。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色。


(2)“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从产生之初就把人类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潮流之中,从而建立起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和话语体系。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现代性危机也逐渐显现,引发了阶级分裂、贫富分化、人的异化、价值冲突和社会对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现实中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行性、优越性,而且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人间正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