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5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议案,是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全国人大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起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便捷平台,把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要求。

民之所盼,代表议案建议之所向。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代表的是人民利益和意志;国家机关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宪法原则。代表议案建议的民主性,不仅在于它经过民主的形式、具备民主的内容,更在于它回应人民的关切、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落实的。
2023·安徽·模拟预测
知识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初启动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后提出修正草案,并通过专题研究、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草案不断修改完善;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倾听民声、汇集民意、凝聚共识,以高质量的立法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立法的过程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充分调研,确定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年来,对于如何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主功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套包括“立法决策前”“立法决策中”“立法决策后”在内的完备的全过程程序规则。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的“全链条式”立法民意征求流程。

为了坚持全过程民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与现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相比,修正案增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在全过程民主中的作用”等内容。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全国人大组织法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